推深做实“三长制” 赋能基层“大治理”
(2024年12月06日 09:16)安化县白沙溪社区隶属安化县产茶重镇小淹镇,辖区面积5.1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民小组、2139人,有党员95人。白沙溪社区立足发展实际,聚焦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推行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推动构建乡村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
“三长制”工作举措务实可行
基层治理源头在群众,落脚点亦在群众,白沙溪社区推动治理变“一方独角戏”为“大家一起干”,持续深化“片—组—邻”三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社区推进科学分片,在不拆分现有网格、居民小组的前提下,将社区划分为白沙、双桥、长冲、茶厂4个片区,由分片社区干部担任片长,负责联系各片区。推进有序分组,从原有居民小组长、住宅小区楼栋长中择优选配小组长。推进合理设邻,依托楼栋、屋场以及邻近居住的5至15户为1邻,将目光投向“两代表一委员”、优秀党员、乡贤能人等群体,通过采取实地走访、民主推选、征求意见等措施选优配强邻长,确保服务力量本土化、优质化。目前,社区推选出片长4名、组长20名、邻长49名,全覆盖、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681户,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
凝聚履职尽责“一股绳”。社区强化明职定责,制定《“三长制”工作管理手册》,明确履职目标,建立任务清单,“三长”各有分担,按照职责在网格内开展工作;为“三长”统一颁发工作证,推行“一户一牌”,邻长逐户上门张贴“三长联系牌”,亮明每户结对的片长、组长、邻长,“遇事不用慌,看牌找‘三长’”已走进群众心里。强化培训赋能,将“三长”纳为党员冬春训重点培训人员,以主题党日活动、“邻长大课堂”等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三长”培训,2023年以来,开展业务实训20余次,培训覆盖430余人次,让“三长”提高身份认同,提升履职能力。强化动态管理,充分发扬民主,以平时履职成效为参考,以居民反馈意见为标准,对不胜任不称职、或因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难以正常履职的,及时调整撤换并择优补充。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优化调整“三长”9人,既保证了服务群众不断线,也让“三长”候选人有盼头。强化激励保障,从政治、荣誉、物资等方面给“干货”、提干劲,采取健康体检补贴、加油折扣、贷款优惠等措施激励“三长”担当作为;推行“三长”履职情况积分管理模式,为“三长”建立履职档案,对服务质效、群众满意度等进行民主评议,量化为道德积分,实行“一事一登记、一月一公示、一年一评比”,依托“道德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凭积分多少享受集体经济分红、评先树优等优待政策,将“三长”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
构建社情民意“一卡通”。社区打造畅通民意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居民休闲广场等,打造集议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屋场坪”“源长亭”等场所25处,为“三长”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开展民主议事提供固定阵地。打造听取民声平台,创新实施线上“同群共议”与线下“一线商议”模式,线上推行以“智”促“治”,搭建“片组邻”网格微信群,在线实时受理、解答、转办群众的咨询求助、意见建议;线下发挥“三长”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73名“三长”都有自己专属的《民情记录本》,在工作走访中、饭后闲暇时,“三长”与居民们坐下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从柴米油盐到安居乐业,从教育医疗到致富增收等,力求把问题记录详细、了解清楚。通过打造“三长”队伍,引入社会力量,一改过往“包揽式治理”模式,社区日常事务性工作减少30%以上,通过减负赋能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推动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三长制”治理成效可感可及
社区不大,但连着家家户户,基层虽小,却需要步步丈量。白沙溪社区聚焦为民服务,“三长”联动发力,织好民生“小网格”,撑起群众“大幸福”,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干群关系从“不冷不热”到“鱼水相融”。在白沙溪社区,人们总能看到“三长”们忙碌的身影,上门宣传政策、平安建设、医保收缴……对上级政策要求、各项工作任务都紧盯不放,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诉求,“三长”们也总会及时为邻里住户纾难解困。今年年初,白沙溪全境大雪,“三长”带头开展扫冰除障、电力抢修协助、困难群众救助,在极短时间内打赢了抗冰除雪保卫战,以实际行动彰显“身向群众需处行”的“三长”担当;今年7月,面对汛情“大考”,“三长”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在风雨中预警防护,在泥地上奔走劝离,带领群众同舟共济、平稳度汛。“三长”不断强化政策引导、提升服务能力,在森林防火、防溺水、交通文明劝导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中,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了守护群众安全的坚固防线,白沙溪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社区建设从“相对滞后”到“面貌一新”。白沙溪一些片组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长冲、双桥两个片区缺乏森林防灭火通道,交通十分不便,不仅存在安全隐患,群众也难以获取山林收益,大家迫切希望修建森林防灭火通道。建设资金怎么筹?修路腾地怎么腾?……最重要的是群众的支持,刘旺保、彭红专等5名“邻长”逐户走访、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仅一个多星期,就敲定方案,通过“后盾单位支持一点、社区争取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的方式组织修建,历经80多天的施工,14公里森林防灭火通道全线拉通,片组容貌焕然一新。“三长”带头往前走,社区老少一起干,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一样用心出力,广泛汇聚基层治理力量,去年以来,白沙溪社区群众真金白银捐出39.2万元,护砌灌溉渠、排水沟等1500多米,提质改造公共设施29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邻里关系从“冷眼旁观”到“热心相助”。党员彭国兵被推选为“邻长”后,凭借人熟、情况熟、有威信的优势,事半功倍为居民排忧解难,进组入户帮助60岁以上老人办理养老认证、为残疾人特困家庭争取住房补贴款、为重点监测户募捐医疗费用……在他的带动之下,邻里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随着“三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行,越来越多像彭国兵这样的热心“邻长”涌现出来,白沙片区两家刘姓居民因项目征拆土地界限问题差点大动干戈,“邻长”彭均良主动当起“和事佬”,在掌握实情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纠纷,最终两人各退一步、握手言和,一场矛盾就地化解。基层善治离不开党员示范、“三长”带头,白沙溪社区推进“三长制”工作,找准了普通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拉近党群距离,促“陌邻”变“睦邻”,沟通交流多了,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工作开展以来,摸排解决问题240余个,调处矛盾纠纷30余起,95%以上的问题诉求化解在片组,实现了“小事不出片、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邻里关系得到改善,“三长”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拥护度也越来越高。
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居民群众从“好比面子”到“争树新风”。“三长”响应社区“两委”号召,参加志愿服务行动,带动网格内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营造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清风正气。白沙片区居民彭得发是党龄超过20年的老党员,虽已年过花甲,但对社区公益事业热情不减,热心捐赠自家椿树用以支持文化长廊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居民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周围群众纷纷向他看齐,积极捐资筹劳,一次性筹集资金8.6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施工,梅子坪文化长廊全面建成,为群众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便利,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在“三长”的带领下,白沙溪社区将“好面子”的旧俗除去,把“比文明”的观念树起来,“三长”参与志愿服务1100余次,劝导红白喜事43起,对比2022年,户均人情支出、彩礼等费用均下降50%以上,构筑起乡风文明新风尚。
“三长制”经验启示有益可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基层强则国强,基层安则国安。白沙溪社区推深做实“三长制”工作,彰显了基层治理成效,为创新治理模式、解决基层问题作出了有益尝试,主要有以下经验启示:
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三长制”基层治理中,白沙溪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紧盯“三长”角色定位、作用发挥这两个关键点,严把入口关,通过择优选拔、动态调整,“三长”中党员比例达到了72.4%,实现基层党组织“片—组—邻”有效覆盖,织密建强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践证明,只有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必须坚持自治强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但治理力量滞后于发展需求,必须将居民群众有力地组织动员起来、作用发挥出来。白沙溪“三长制”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彰显了代表性,“三长”们来自群众、了解群众、亲近群众,不仅代表党组织发言、群众发声,而且全过程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实现了由“带着群众干”向“群众主动管”的转变,丰富了基层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了基层治理之中。实践证明,只有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利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自治热情,才能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白沙溪社区结合工作实际,强化问题意识,通过建立民情台账,对“三长”所收集的意见建议、问题困难逐一答复、逐一办理、逐一销号,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困难诉求作为工作的发力点,居民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才能疏解民生“痛点”,打通发展“堵点”,提升基层治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