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监督实效 彰显人大作为——益阳市人大常委会部门服务抽样评监督工作侧记

(2024年06月03日 09:42)

专题调研,提升了监督的针对性;满意度测评,提升了监督的刚性;跟踪监督,提升了监督的实效性。

2022年以来,益阳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实现新时代山乡巨变,聚力打造“三评”益阳人大特色监督品牌。作为“三评”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服务抽样评每年随机抽取5个左右政府工作部门,通过专题调研、评议审议、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书面通报、跟踪监督,多管齐下,形成监督闭环。有力促推了被评议部门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的加快提升,使人大监督更有力度、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充分肯定,奏响了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强音。

城市人居环境

在监督中持续向好

“这下好了,不必为回家停车难烦心了。增加了这么多停车位,车辆再也不会乱停乱放,道路环境变得更好了!”说起新增停车位,益阳高新区徐家路的居民赞不绝口。

徐家路道路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展现了城管部门的积极作为,也彰显了人大持续监督的成果成效。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部门服务抽样评工作安排,2023年3月至7月,益阳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监督评议组对市城管执法局依法履职部门服务情况开展了监督评议。通过专题调研、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监督评议组对市城管执法局提出了4个方面的意见,涵盖18个具体问题。今年3月至4月,监督评议组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对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逐一跟踪督促,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巩固和拓展监督评议整改成效。

“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华表示。

在人大跟踪监督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市城管执法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出台《益阳市违法建设查处程序规定》《益阳市城市管理领域监管执法联动协作办法》,印发《整治违法建设三年专项行动2023年住宅小区宣传活动实施方案》《中心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居民自建房和集中安置房项目渣土处置与扬尘防治工作的通知》,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底色更亮。整治城市管理死角,编制实施《中心城区缓解停车难两年行动计划》,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应开尽开,对徐家路、怡园路等市民投诉违停热点区域持续进行综合整治,新增停车泊位1.1万余个;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引进全省第1支智能AI采集队伍,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析、自动上报,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本色更显。

“‘回头看’期间,评议组结合益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调研、《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立法调研等工作,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难点问题持续督导,确保审议意见整改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监督评议组负责人介绍。

行政审批服务

在监督中提质增效

“‘收件即受理’节省一半受理审批时间,又好又快”“‘跨省通办’全程帮代办,不用东奔西跑太省事了”“惠企政策解读专员专业又耐心,指导我们把政策用好用足,真是太好了”。最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一次政务服务现场调研中,办事企业和群众对不断优化的行政审批服务赞不绝口。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三个提升行动”,持续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积极展现人大作为,针对政务服务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去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第五监督评议组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法履职部门服务情况开展了监督评议,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依法行政、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工作职责等3方面10个具体问题。

“评议是手段,整改才关键,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强跟踪监督,推动被评议单位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才是监督评议的最终目的。”市人大常委会第五监督评议组负责人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此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扎实整改,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快办、易办、好办。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潮汐窗口、跨域通办、免费邮寄等专窗,完善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全面推行上门、延时、预约、全程陪伴(帮代)办等便民服务,办事群众体验更加高效、便捷。优化跨省通办,实现14省76地业务“一对一”“屏对屏”自助服务,创新设立政务晓屋,跨省通办朋友圈扩大到22省336市。设立工信、财政、税务等16个部门单位参与的惠企政策兑现专窗,配备惠企政策解读专员。2023年,益阳“农村建设一件事”升级版获得毛伟明省长肯定性批示,“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经验获省委《湖南工作》推介,并入选人民网“2023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征集”全国百个优秀案例之一。

政务服务,优无止境。“部门服务抽样评评出了新气象、督出了高质量、实现了新作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波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部门服务抽样评问题整改跟踪监督为契机,持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进一步实现营商环境便利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全面振兴

在监督中有力推进

初夏时节,行走在益阳广袤的乡村大地,田畴沃野绿意盎然,产业基地生机勃勃,村庄民居美丽整洁,处处呈现着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精准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打出监督组合拳,把一件件看得到、摸得着的举措,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去年3月至7月,市人大常委会第四监督评议组对市乡村振兴局依法履职部门服务情况开展了监督评议。坚持把整改落实效果作为检验监督评议工作的试金石,加强专项督导、强化日常监督,推动问题改彻底、改到位,督促市乡村振兴局制定了《益阳市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动建设“五和五美”乡村实施方案》等一揽子制度规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针对监督评议组提出的3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市乡村振兴局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加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统筹指导,协调市直行业部门优化政策措施,出台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等9个文件,法规配套逐步健全,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量身定制了“茶叶贷”“稻虾贷”“粮食贷”等56种农产品贷款。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增速居全省第3。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部分达3.83亿元,占比高于省定目标3.88个百分点,极大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创建1个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劳务品牌,建设就业帮扶车间3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692个,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户)就业务工人数稳定在11.8万人以上。高质量完成年度新改建户厕25815个的目标任务,健全完善农村厕所长效管理养护机制,市农村改厕工作典型经验在国、省、市级有关主流媒体报道。

“这背后,离不开市人大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 谈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蒋耿兴奋地谈到。

执监督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市人大通过开展部门服务抽样评,促进部门作风转变,点燃了干事激情;提升了部门服务效能,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推动了整体工作水平提升,评议成效进一步彰显。“下一步,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做好部门服务抽样评的‘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深化以评促查、以评促改、以评促干、以评促效,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益阳建设注入更多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彭建忠表示。